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
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
防控工作的實施意見
各地級以上市黨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單位,省各人民團體,中直駐粵各單位:
為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關于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明電〔2020〕14號)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防控策略,堅持預防為主、分類指導、快速響應、落實責任的常態化防控原則,毫不放松、毫不懈怠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健全完善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態化防控機制,突出抓好重點環節、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疫情防控,加強系統、專業的防控保障,不斷鞏固防控成果,推動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二)防控原則。
——預防為主,群防群控。大力宣傳普及傳染病防控防治和健康知識,提升公眾自我防護意識和防病能力,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全面實施健康廣東行動,有效落實綜合性防控措施,廣泛動員群眾,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分類指導,依法防控。各地根據本地疫情特點、口岸開放和對外交流、人員密集程度和流動性等因素,動態分析研判疫情防控風險特點,分區分級分類制定防控措施。堅持依法防控、依法治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
——快速響應,精準管控。完善應急處置流程,健全疫情快速處置機制,確保疫情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充分發揮專業人才隊伍作用,強化大數據支撐,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實現疫情研判、監測、處置精準化。
——落實責任,聯防聯控。落實政府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單位主體責任、個人社會責任,加強全社會協同。強化部門間協調配合,形成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作密切、優勢互補的聯防聯控合力。
二、堅持預防為主
(一)增強公眾防護意識。加強健康知識教育,推動個人踐行健康生活方式,牢固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 理念。增強群眾健康素養,引導群眾從自我做起,科學佩戴口罩、保持合理社交距離、減少人群聚集,養成勤洗手、多運動、用公筷的良好衛生習慣。督促公眾如實填報健康信息,主動配合做好核酸檢測、隔離醫學觀察等健康管理措施。
(二)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將愛國衛生運動與常態化疫情防控相結合,推動環境衛生網格化管理,把環境治理措施落實到社區、單位和家庭中。大力推進城鄉環境治理,落實公共場所、公共設施、公共交通工具、小區樓道電梯和封閉場所等的日常清潔、通風消毒措施,加大對農貿市場、城中村、城鄉結合部、鐵路沿線、高速公路沿線、省際邊界、場站碼頭等部位的環境衛生整治力度。
三、健全防控機制
(一)健全及時發現機制。全面落實“早發現”要求,進一步發揮發熱門診、零售藥店、診所哨點監測作用,及時發現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并按規定落實“早報告”要求,不得瞞報、漏報、遲報。加強發熱門診規范化標準化建設,落實分區分級管理,嚴格預檢分診。繼續實行零售藥店、診所售賣退熱藥品時參照處方藥分類管理制度,落實實名登記上報購藥相關信息,及時發現和排查異常情況。
(二)健全快速處置機制。完善市縣應急處置小組,強化衛生健康、社區工作人員等專業力量聯合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機制,接到疫情報告同時趕赴現場、同時開展調查、同時進行處置。充分發揮三級流調機制作用,盡快查明感染源,盡早對重點場所開展環境衛生消毒和外環境采樣。對疑似病例12小時內完成核酸檢測,24小時內完成流行病學調查。落實“早隔離”措施,對無癥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實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加強對隔離人員的人文關懷和醫學巡診,保障隔離人員安全和身心健康。
(三)健全精準管控機制。運用大數據等手段,精準排查涉疫人員,依法依規、科學劃定防控區域范圍至樓棟、病區、居民小區、自然村組等最小單元,必要時適當擴大疫點搜索范圍、加強核酸排查,果斷采取有效措施切斷傳播途徑,盡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風險。對涉疫場所科學實施查碼登記、體溫檢測、終末消毒等措施,減少對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影響。
(四)健全有效救治機制。堅持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四集中”原則,落實“早治療”措施,開展中西醫結合救治。對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及早收入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和醫學觀察。對疑似病例實行立即轉院,當天檢查、當天確診、當天收治。對確診病例加強病情預警研判,對重癥和危重癥病例落實多學科臨床專家會診制度。充分發揮高水平醫院專家作用,加強對定點醫院的救治指導。加強康復出院患者的復診復查。
四、完善防控措施
(一)鞏固外防輸入閉環管理。落實口岸檢疫、醫學觀察隔離點、社區排查、發熱門診、醫院救治“五道防線”,落實入境人員健康篩查、核酸檢測、封閉轉運、隔離醫學觀察全覆蓋,實現從“國門到家門”全方位全流程無縫對接、閉環運作。堅持一視同仁,無差別做好在粵外國人疫情防控和健康管理服務。
(二)完善粵港澳聯防聯控措施。發揮粵港澳三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聯防聯控機制作用,加強三地之間信息通報、病例治療、防護物資保障、重點人群健康管理等應急聯動措施。統籌做好港澳入境人員的疫情防控與保障港澳生產生活物資正常供應。建立粵港澳健康證明、檢測結果等互認機制。
(三)完善公共場所防控措施。按照相關技術指南,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開放商場、超市、賓館、餐館等生活場所;采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公園、旅游景點、運動場所和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場館,以及影劇院、游藝廳等密閉式娛樂休閑場所,可舉辦各類必要的會議、會展活動等。加強公共場所、場站碼頭、公共交通工具等工作人員的健康監測。
(四)完善重點機構和重點人群防控。養老機構、福利院、監所、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母嬰服務類機構等特殊單位繼續落實高于社會面的管控措施,制定周密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嚴防疫情輸入和內部擴散。嚴格人員出入管理,采取預約等方式限制探視人員數量,對新接收人員實施核酸檢測和隔離醫學觀察,禁止有可疑病癥工作人員上崗。指導老年人、兒童、孕產婦、殘疾人、嚴重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做好個人防護,開展心理疏導和關愛幫扶。
(五)加強醫療機構防控。醫療機構要推廣分時段預約診療,保障群眾就醫,全面恢復醫療機構正常醫療服務。嚴格落實醫療機構分區管理要求,及時排查風險并采取處置措施,落實院感防控督導員制度和探視陪護制度,強化醫務人員防護措施,加強對醫務人員健康管理和監測,防止院內交叉感染。醫療機構舉辦養老機構的,應開展交叉感染評估,評估有風險的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六)強化校園防控。落實學校防控主體責任,實行教職員工和學生健康情況“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完善學校洗手清潔消毒設施設備和防疫物資保障,做好師生晨午檢、因病缺課(勤)和發熱癥狀監測。健全學校和醫療機構送診綠色通道,規范學生發熱癥狀預警處置,及時甄別處置常見傳染病。加強家校聯動,引導學生家長理解和支持學校防控工作。
(七)夯實社區網格化防控。保持社區防控“三人小組”常態化運作,加強基層社區網格化管理,實現基層疫情防控和日常管理有機結合。根據防控實際,采取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等日常管理措施,確保居民正常出行、工作、生活。落實對重點人群核酸檢測、健康管理等處置工作。加強老城老區、城中村、城邊村、城鄉結合部等薄弱環節防控,加強出租屋管理和外來人員管理。優化農村地區防控措施,加強對村民的健康教育,落實對農村孤寡老人等五保戶的健康服務。
(八)做實企事業單位防控工作。壓實企事業用人單位防控主體責任,優化內部疫情防控體系,完善防控方案預案并組織演練,指定專人負責防控工作。加強日常防控管理,做好廠房、食堂、宿舍等場所空氣流通、清潔消毒等防疫措施。為員工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指導員工做好個人防護。加強健康監測和出入登記管理,落實分區作業、分散錯峰就餐等制度,控制會議頻次和規模,盡量減少人員聚集。
五、加強防控保障
(一)完善組織領導。省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統籌領導全省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定期分析研判全省疫情形勢,動態調整應急響應級別、防控策略和重大防控政策,及時處理相關重大問題。建立省領導同志定點聯系市、縣工作制度,統籌指導和督促督辦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建立健全多部門參與的省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細化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各地級以上市、各縣(市、區)要落實屬地責任,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負總責,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切實抓好本地區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各類場景應急處置預案,及時妥善處置新發突發疫情。優化橫到邊、縱到底,覆蓋省、市、縣、鎮、村(居)五級的疫情防控網絡。各地要根據本地疫情形勢,動態調整風險等級。
(二)擴大檢測范圍。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對密切接觸者、境外入粵人員、發熱門診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口岸檢疫和邊防檢查人員,以及養老機構、福利院、監所、母嬰服務類機構等工作人員實行“應檢盡檢”。對其他人群實施“愿檢盡檢”。“應檢盡檢”所需費用由各地政府承擔,“愿檢盡檢”所需費用由企事業單位或個人承擔。提升核酸和抗體檢測能力,加強縣級以上疾控機構、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實驗室建設,鼓勵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提供檢測服務,擴大商業化應用。
(三)強化專業支撐。優化疫情防控專家組構成,完善專家會商和指導機制,更好發揮專業支撐作用。定期組織專家分析研判疫情形勢,及時對優化調整防控措施提出科學建議,提高疫情防控決策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前瞻性。持續推進病毒變異、檢測試劑、藥物研發等科研攻關,加強對新發現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個案的專業剖析,形成專家共識,補齊防控工作短板。
(四)強化資源保障。補齊公共衛生服務短板,加強農村、社區等基層防控能力建設,構建醫防相結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應急管理機制,加強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加強口罩、預防和治療藥物、消殺藥械、檢測試劑等防護和醫療物資生產儲備,提高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能力。保留各地定點收治醫院,優化集中隔離觀察場所,完善安全防護設施,保障必需的防控物資。
(五)加強大數據支撐。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加強疫情防控相關數據的收集、匯聚和共享使用。加大“粵康碼”、入境人員健康管理“一碼通”等的推廣使用力度,及時將檢測結果、涉疫人員等信息共享到數據庫。充分利用廣東疫情防控大數據綜合實戰等平臺,加強與國家、外省之間疫情防控數據實時共享更新,推進人員安全有序流動。定期進行大數據關聯分析、風險研判,精準推送各類疫情防控信息。
(六)加強宣傳引導。按照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準確適度、統一發布原則,制定常態化疫情防控宣傳引導方案,健全信息公開發布機制,構建以政府權威發布為主、有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公眾人物輿論引導為補充的信息發布體系,及時向社會公布防控信息,積極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加快虛假信息甄別,依法嚴厲打擊造謠、傳謠和散布虛假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為。
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
2020年5月12日